取消

明星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微电影 新闻 图库 明星 剧情 演员 角色 专题 节目 榜单 最新 地图

推荐频道
精选筛选
搜索"Jacques",共搜索到"30"个相关内容,当前第“2”
  • 视频
  • 文章
  • 明星
  • 角色
本片和特吕弗的《四百击》同被誉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  身无分文的街头混混米歇尔(让-保罗•贝尔蒙多)从马赛偷了一辆小汽车,驶往巴黎的路上,他因超速行驶被警察逮住,为了脱身,他开枪打死一名警察,来到巴黎后,他躲进当记者的女友帕特丽夏(Jean Seberg)处(躲避警方的通缉之外,他还想方设法讨回一笔卖车赚来的钱)。帕特丽夏去报社时,遇到警长,对方要她一有米歇尔的消息就打电话相告。对米歇尔,帕特丽夏心态复杂,一面深深为他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劲儿着迷,一面却嫌弃他太吊儿郎当。
一班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的狐朋狗友,相约星期三晚举行“白痴晚宴”。规则非常简单,即是各人只须携一名“白痴之最”共赴晚餐,便能获得丰富奖品。参与者之一皮埃尔(蒂埃里·莱尔米特 Thierry Lhermitte饰)打算带着新认识的皮侬(雅克·维列雷 Jacques Villeret饰)赴宴。皮埃尔本以为这个看似傻里傻气的皮侬,一定是最佳人选。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却完全落空,皮侬把关系颠倒了过来,反而让皮埃尔变成了被整的对象。于是,一场笑料百出的乌龙事情接踵发生。  这部由法兰西斯·威柏编剧执导的喜剧电影《晚餐游戏》,改编自他写于1993年的舞台剧《假凤虚凰》。一波三折的喜剧情节和极具颠覆性的疯狂笑料,使得本片叫好又叫座。一举拿下1999年第24届凯撒奖,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剧本(原创或改编)大奖。
薇卡(苏菲•玛索 饰)是个13岁的女孩,不同于班上的其他同学父母离异的状况,她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她总是觉得被母亲忽略,伴随青春期到来的,除却敏感的对父母之爱的需要,还有对异性情感的渴望。然而,父母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母亲与薇卡的德语老师燃起了爱火花;而在舞会上认识的拉乌尔,让她感受到初恋的美好同时也领会了爱情的伤害。  有了初吻之后,爱情就能保鲜吗?13岁的初恋能持续到多久?  苏菲•玛索凭借此片成为欧洲影坛著名的小明星。
本片取材于真人真事。故事讲述被判死刑的男主人公弗朗西斯(弗朗索瓦·莱特瑞尔 François Leterrier饰)在临刑前的几个小时内,如何成功越狱地扣人心弦的故事。为逃脱纳粹监狱,弗朗西斯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逃亡计划。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不仅做足越狱准备,还在仅有的洗漱空挡,多次跟隔壁囚室的狱友联络,试图找到共同实施计划的同盟。可还没来得及他准备好一切时,就被判立刻执行死刑。最终他毅然带着年轻的囚犯男孩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极简的叙事结构,单一密闭的监狱空间,分秒必争的紧迫时间,罗伯特·布列松因本片荣获第10届戛纳电影节(1957)最佳导演奖。
康德瑞(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尽管和妻子结婚多年,但两人的感情依旧甜蜜而牢固,不幸的是,这样的生活随着菲利普(亨利·加尔辛 Henri Garcin 饰)和马蒂尔德(芬妮·阿尔丹 Fanny Ardant 饰)夫妇的到来而画上了句点。  原来,马蒂尔德和康德瑞之间曾经有一段炽热而真挚的感情,但由于种种误会,两人最后未能开花结果,如今他们都已成婚,再次相见,两人心中五味杂陈。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苗开始在爱情的灰烬里重新燃起,马蒂尔德和康德瑞双双背叛了各自的家庭。没过多久,菲利普就发现了妻子的不忠,他强行带走了马蒂尔德,两人搬去了别处。悲伤的马蒂尔德无法承受又一次的分离,她的固执和极端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电影史上极其异类的电影.  全片的主角竟是一头驴。透过驴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驴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贩卖,最终被杀,透露出来的却是同样的主题。
关于年轻人犯下谋杀罪的三个故事。在法国的故事里,一群高中生为了钱杀害了一个校友。在意大利的故事里,一位大学生牵涉进一桩香烟走私案。在英国的故事里,一个慵懒的诗人在丘陵地上发现一具女尸,然后试图把这件事卖给新闻报社。
一个男孩因为向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手表,却换回一张500元法郎的假钞。之后,这张假钞在很多人之间转手,最后落到了一个叫伊文(克里斯琴·佩蒂 Christian Patey 饰)的年轻人手中。伊文试着去餐馆花掉这张假钞,但被服务员发现了。警察认为他参与了假钞贩卖案而逮捕了他,但法官念他初犯,没有给他判刑。伊文释放之后,丢了工作。没有了钱,他只好和朋友去银行抢劫,却又一次栽在警察手里,被抓进监狱,被判刑三年…… 本片是布列松的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伪息券》,曾获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格尔尼卡 (1950) 电影
6.0分
法国/剧情片灾难战争
1937年西班牙内战其间,德国战机应西班牙国民军政府的要求,向巴斯克城市格尔尼卡猛烈轰炸,造成严重伤亡。毕加索激于义愤,绘画了这有如炼狱般的惨状,着火的房子,惊惶失措的人畜,嚎哭的丧子之母,控诉着战争的残暴。为此,毕加索与独裁者佛朗哥决裂,流亡至巴黎,老死不还乡。这幅画原本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佛朗哥Franco死后,遵毕加索遗言重返故国。    1936年,毕加索担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术馆名誉馆长期间,为保护艺术珍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37年初,他创作了蚀刻画《佛朗哥的梦和谎言》。这是一组连环漫画式的版画,共有18个画面,另加一首隐晦的、丑化佛朗哥的题诗。画家通过出售这组画的复制品将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济金。就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发生了4月26日事件。因此,这组画中的最后4个画面,与日后创作的Guernica《格尔尼卡》有关密切的联系。组画中的公牛在最后的画面中,抵伤了象征佛朗哥的马形怪物。该组画被复制后,法国当局作为宣传品,用飞机将其散发到了佛朗哥占领区。在此前不久,毕加索曾受委托为普拉多美术馆创作一幅大型壁画,作为该年夏季在巴黎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中西班牙馆的装饰画。在他还未构思的时候,发生了骇人听闻的4月26日事件。这就是德国法西斯的空军,悍然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造成了和平居民的伤亡。当这一消息传到巴黎后,愤怒的毕加索怀着对那把西班牙沈浸在痛苦与死亡的海洋中的好战集团的厌恶和鄙视,立即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只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于6月5日创作完成了351×782厘米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该画以后期立体主义语言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鞭鞑了法西斯。该画在巴黎亮相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38年,它还在挪威、英国、美国等进行了巡回展出。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不向德国法西斯低头、不为利诱所动,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表示以自己的绘画作为『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
Entrapped in his apartment, Randal Hendricks, a recent paraplegic, is given a gift of binoculars by his devoted girlfriend, Pam. But Randal is in financial debt to Emmie, a sadistic loan ...
  • 首页
  • 上一页
  • 2/2
  • 尾页
  • 0.552615s